使用非防爆型工具在带电环境下作业(如桥架内穿线时金属工具触碰线缆),有哪些安全隐患?

 

在电力工程、工业设施检修等带电作业场景中,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与设备稳定。防爆型工具因具备防静电、耐冲击、不产生火花等特性,成为易燃易爆或带电环境下的标准配置。然而,部分作业人员为图便捷或成本控制,违规使用非防爆型工具(如普通金属扳手、螺丝刀、剪线钳等),尤其在桥架内穿线、带电设备检修等场景中,此类操作潜藏着多重安全隐患,可能引发触电、火灾、爆炸等严重事故。本文将从带电环境的特殊性出发,系统剖析非防爆型工具在作业中的风险点,为安全规范操作提供参考。

带电环境的潜在风险基底

带电环境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作业场景,其安全风险的核心源于 “电” 的物理特性与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介质的叠加。在工业生产或电力系统中,带电环境通常包含裸露的导线、带电设备、电缆桥架等,这些设施的电压等级从低压(220V/380V)到高压(10kV 及以上)不等,一旦工具与带电体接触,电流便可能通过工具传导至人体,引发触电事故。​

同时,许多带电作业场景(如化工车间、油气管道附近的电缆铺设)还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(如甲烷、丙烷)、粉尘(如面粉、铝粉)或挥发性液体蒸气,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后,若遇到火源(哪怕是微小火花),就可能发生爆炸或爆燃。此外,电缆桥架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,空气流通性较差,热量与有害物质易积聚,进一步放大了风险的危害性。

非防爆型工具在设计上未针对带电环境进行优化,其材质、结构等特性使其成为触发安全事故的 “隐患点”。​

直接触电风险:危及作业人员生命

非防爆型工具中,金属工具占比极高,而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。在带电环境下作业时,若工具意外触碰带电线缆、接线端子或设备外壳(当设备绝缘损坏时,外壳可能带电),电流会通过工具传导至作业人员身体,引发触电事故。

触电事故的危害程度与电流大小、通电时间、电流路径等因素相关。当电流通过心脏、肺部等关键器官时,可能导致心室颤动、呼吸停止,短时间内即可危及生命。即使是较小的电流,也可能造成肌肉痉挛,使作业人员无法自主脱离带电体,延长通电时间,加重伤害。

在桥架内穿线作业中,由于空间狭窄、线缆密集,作业人员的操作视野和活动范围受限,金属工具更容易误触带电线缆。此外,部分老旧桥架可能存在线缆绝缘层老化、破损情况,裸露的导线与金属工具接触的概率更高,进一步增加了直接触电的风险。

火花引燃风险:引发火灾与爆炸

非防爆型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火花,这是其在易燃易爆带电环境下作业时的另一重大隐患。金属工具之间或工具与坚硬物体(如桥架、设备外壳)碰撞、摩擦时,会因瞬间高温产生火花,这些火花的能量足以点燃周围的可燃性物质。

在化工、油气、煤矿等行业的带电作业环境中,空气中可能存在甲烷、乙烷、丙烷等可燃性气体,或面粉、煤粉、铝粉等可燃性粉尘。当这些物质的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,工具产生的火花会瞬间引发燃烧,进而导致爆炸。爆炸不仅会造成设备损毁、厂房坍塌,还会对作业人员及周边人员造成致命伤害。

即使在非高危行业的带电环境中,火花也可能引燃线缆绝缘层、周围的可燃物(如纸箱、布料等),引发火灾。火灾发生后,高温会加速线缆绝缘层的老化、熔化,导致更多导线裸露,扩大触电范围;同时,浓烟会阻碍救援和逃生,增加人员伤亡风险。

设备损坏风险: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

非防爆型工具在作业过程中,可能对带电设备、线缆造成物理损坏,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。金属工具的硬度较高,在与线缆接触时,若操作不当,容易刮伤、刺穿线缆的绝缘层,导致线缆短路。

线缆短路时,会产生极大的短路电流,使线路中的保护装置(如熔断器、断路器)动作,造成局部停电。对于工业生产而言,突然停电可能导致生产中断,造成经济损失;对于医院、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,停电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,如医疗设备停摆、交通信号失灵等。

此外,非防爆型工具若意外撞击带电设备的精密部件(如继电器、仪表等),可能导致部件损坏、参数异常,影响设备的正常功能。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保护误动或拒动,扩大事故范围,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。

在桥架内穿线时,若使用非防爆型工具强行拉扯、撬动线缆,可能使线缆接头松动、脱落,导致接触不良。接触不良会使接头处电阻增大,通电时产生大量热量,造成接头过热,加速绝缘层老化,甚至引发断线故障。

静电危害风险:隐性的安全杀手

部分非防爆型工具采用塑料、橡胶等绝缘材质,但这些材质在与其他物体摩擦时易产生静电。在带电环境下,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可能带来安全隐患。

当静电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,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,产生火花。与金属工具碰撞产生的火花类似,静电火花也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性物质,引发火灾或爆炸。此外,静电还可能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,对于一些精密的带电控制设备,静电放电可能导致其程序紊乱、数据丢失或硬件损坏。

在干燥的环境中,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更为容易。非防爆型工具因未采取防静电措施(如接地、使用防静电材质),无法及时释放积累的静电,使静电危害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。

间接伤害风险:引发连锁事故

非防爆型工具引发的安全事故往往不是孤立的,可能产生连锁反应,造成间接伤害。例如,当工具引发触电事故时,作业人员可能因疼痛、痉挛而摔倒,导致二次伤害(如摔伤、被其他设备砸伤等);同时,其他人员在救援过程中,若操作不当,也可能接触带电体,造成群体触电。

当发生火灾、爆炸事故时,除了直接的烧伤、冲击伤外,还可能因厂房坍塌、设备坠落等造成二次伤害。此外,事故引发的停电可能导致应急照明、消防系统失效,进一步加剧事故的危害程度。

间接伤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,但其危害范围更广、后果更严重,因此在评估非防爆型工具的安全隐患时,必须考虑到连锁反应可能带来的间接风险。

结语

使用非防爆型工具在带电环境下作业,尤其是在桥架内穿线等复杂场景中,存在直接触电、火花引燃、设备损坏、静电危害及间接伤害等多重安全隐患,这些隐患相互交织,可能引发人员伤亡、设备损毁、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。

为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,作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根据作业环境的危险等级,选用符合标准的防爆型工具,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。同时,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,定期检查工具的完好性和环境的安全性,及时消除隐患。只有将安全理念贯穿于作业的每一个环节,才能确保带电环境下作业的安全进行,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
相关阅读
扫码在手机访问
随时随地
掌握经营技巧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电话:13135133183
邮箱:286064813@qq.com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东塘瑞府2层
扫一扫添加联系人企业微信
扫一扫了解更多
备案号: 湘ICP备2020021149号-2
备案号: 湘ICP备2020021149号-2
联系客服
回到顶部
在线咨询
在线客服
13135133183
微信二维码